<p align="right"><font color="#3f3f3f">2025年05月11日</font></p>
## LLMs的长远影响
* **LLM对真实实际的影响**:就我个人而言,目前最重要的影响仅学习和编程。其他大部分的所谓的AI Agent,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影响
* **是否存在真正的通用模型**:长期来看我倾向于没有真正意义的通用模型,或者说所谓的通用模型的商业价值比较有限,而且目前市面上的通用模型其实也有其垂直性在,比如Claude的代码生成能力明显强于其他模型。
* **AI编程工具对世界的长期影响还在释放中**:当下已经可以亲身体会到AI编程带来的质变,但是注入Cursor、Claude等工具和模型还在发展中,可以想象还会有更大的提升。
## LLMs模型微调
* **合适进行模型微调**:在启动阶段应该最大化使用到当前市面上的已有模型,避免重复造轮子(LLMs的重复造轮子成本很高),在垂直场景深入到一定程度之后、认知到当下模型在垂直场景的缺陷所在之后,再考虑对针对性比较弱势的场景进行模型微调,此时也具备了足够的用户数据。
## AI应用的成长路径
* **Dog Fooding的重要性**:如果开发这个AI应用的团队正好是这个产品的深度用户,那么这个在垂直场景会有更大的希望做成一个好的产品。
## 关于AI编程
* **使用AI编程3个月后的感觉**:这是一个逐渐建立和AI配合的直觉的过程,探索LLMs的极限和边界,逐渐将刻意去做的事情变成潜意识,AI编程的效率就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。
* **逻辑设计师**:最终的业务逻辑还是需要人类程序员来设计,最重要是把握与AI之间沟通的效率+质量平衡点,过多的让AI发挥则质量不可控,过于庞杂的细节,则效率低下。
* **使用AI编程工具的角度**:核心的观点是,程序员依然是编程中的主导者、控制者,虽然AI可以实现细枝末节的代码,但是程序员需要有掌控细节的能力。
* **小助理**:将一些规则化、模板化的代码交由AI工具来完成,提供可复用的模板化.md文件,可以大大提高效率。
* **解决疑难杂症**:当发生未处理过的错误时应该及时让AI介入,可以大大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。
* **做自己不清楚技术细节的工作**:快速对技术架构了解后,就可以通过AI编程工具快速的启动,例如使用React+antd开发前端页面,快速了解技术框架后,可以在做的过程中逐渐完成对新技术的学习。
* **根据代码生成文档**:针对比较复杂的业务逻辑或接入某些SDK的文档,可以让AI根据代码生成详细的解释文档,可以大大节省时间。(此类文档生成建议使用Claude模型)
* **复杂业务逻辑的开发**:并不是要完全依赖Agent模式,当比较复杂的业务逻辑开发时,可以通过伪代码的方式让AI生成,也可以程序员自行开发。在程序员自行开发的过程中,依然可以借助AI工具的代码提示功能,实现高效率的细节代码开发,如CursorIDE中的代码提示功能也非常强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