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# 引言
在AI编程工具快速发展的今天,很少有公司能像Cursor一样实现如此快速的增长。这家由四位MIT毕业生创立的公司,在短短12个月内就达到了1亿美元的年化收入,重新定义了代码编辑器的未来。本文基于Cursor联合创始人Aman Sanger的深度访谈,揭示了这个AI编程工具背后的创业故事、技术创新和未来愿景。
## 起源故事:四个MIT学生的编程革命
### 初识AI编程的魔力
2021年夏天,GitHub Copilot的发布标志着AI编程时代的开始。对于当时还在MIT求学的Aman Sanger和他的三位同窗来说,这是一个转折点。他们都有机器学习背景,也都是Copilot的早期用户。
"当Copilot刚出来的时候,感觉真的很神奇,"Aman回忆道。"这是第一个真正有效的基于语言模型的产品。在此之前,大多数机器学习系统主要是推荐系统,或者一些早期的计算机视觉应用。"
然而,一年后,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:虽然底层模型在不断改进,但产品体验几乎没有变化。GitHub Copilot只是简单地更换了OpenAI提供的新模型,但基本功能仍然是相同的自动补全。
### 重新想象编程界面的必要性
这个观察激发了一个关键洞察:如果语言模型真的能够产生90-95%的软件代码,那么工程师构建软件的界面必须重新设计。
"我们的论点是,你必须拥有IDE(集成开发环境),"Aman解释说。这个想法得到了GitHub CEO Nat Friedman的一个故事的印证。Copilot之所以成功,部分原因是微软同时拥有VS Code和GitHub,能够在VS Code中实现灰色提示文本的新用户体验。
## 早期探索:从机械工程到代码编辑
### 最初的尝试
四人团队最初并没有直接进入代码编辑器领域。他们首先尝试为机械工程师构建工具,希望为CAD软件创建类似Copilot的自动补全模型。
"看到Copilot的成功后,我们想到了机械工程领域,"Aman说。"很多机械工程工作非常繁琐,我们想知道能否为CAD构建自动补全模型。"
然而,这个方向很快就遇到了问题。团队发现他们与机械工程领域缺乏真正的产品-市场契合度,他们本身并不是机械工程师。最终,他们回到了最熟悉的领域:编程。
### 竞争焦虑与坚持
面对拥挤的市场和强大的竞争对手(包括微软),团队曾经犹豫不决。但他们相信,专注于用户体验和拥有IDE界面将给他们带来优势。
## 产品开发:快速迭代的艺术
### 关键时刻:2023年的发布
2023年1月,团队开始认真开发IDE。经过2-4个月的实验,他们发布了第一个版本。虽然伴随着GPT-4的发布获得了一些初始关注,但很快使用量就下降了。
"整个夏天的增长非常缓慢,"Aman承认。"这确实让人沮丧。我们开始质疑是否过于雄心勃勃,是否应该专注于更窄的用例,比如测试或错误检测。"
### 突破性功能的发现
然而,作为自己产品的用户,团队能够快速迭代。他们发现了两个核心功能:
1. **指令编辑功能(Command K)**: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指令编辑代码
2. **代码库索引**:能够回答关于整个代码库的问题
这两个功能的整合成为了转折点,用户增长开始起飞。
### Cursor Tab的演进
团队最喜欢的功能之一是现在称为"Cursor Tab"的功能,最初被称为"Copilot++"。这个功能专注于预测编辑操作,而不仅仅是自动补全。
"大部分编程工作不是想出光标后面的内容,而是编辑现有代码,"Aman解释道。
经过多次失败的尝试,团队在2024年1月终于让这个功能工作起来。当时他们有大约30,000日活用户,积累的用户数据帮助他们训练模型来预测下一次编辑操作。
## 团队建设:精英小团队的力量
### 缓慢而精确的招聘
Cursor的团队建设策略非常独特。四位技术创始人能够在很长时间内独自构建产品,直到达到产品-市场契合的早期版本才开始招聘。
"我们招聘得非常慢,"Aman说。"这实际上很棒,因为作为首次创业者,我们不需要降低标准。"
### 用户即人才池
公司发现了一个巧妙的招聘策略:从用户中招聘。他们的第二个员工就是一个超级用户,通过分析确定了高质量用户的代码质量,然后主动联系他们。
目前30人的团队中,约一半来自MIT,其余来自各种学校。这种多样性帮助公司避免了过度的学校偏见。
## 技术架构:务实的模型策略
### 自定义模型 vs 前沿模型
Cursor采用了一种务实的方法来处理AI模型。他们使用最佳工具来完成工作,通常这意味着调用API,但随着团队规模和专业知识的增长,他们开始开发自定义模型。
"我认为很多公司在2023年和2024年筹集了大量资金,在达到产品-市场契合之前就把钱都花在了GPU上。我认为这不是正确的做法,"Aman说。
### 模型组合
目前,Cursor运行着大约10个主要的自定义模型,主要用于:
- 低延迟需求的场景
- 需要比实验室提供的更低成本的领域
- 拥有大量分布外数据的领域(如下一次编辑预测)
- 实验室不太感兴趣改进的领域(如嵌入模型)
对于前沿模型,他们主要使用Anthropic的Sonnet,以及一些推理模型如O3、O1和深度求索的R1。
## 商业奇迹:无销售团队的100M美元
### 有机增长的力量
Cursor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之一是在没有销售团队的情况下达到1亿美元的年化收入。直到最近,他们才雇佣了3名销售人员。
"这都是开发者口耳相传的结果,"Aman解释道。"传统上,每个人都告诉我们开发工具不赚钱,但很多个人开发者为此付费。"
### AI工具付费文化的兴起
ChatGPT的成功帮助培养了人们为AI工具付费的习惯。当人们开始每月为ChatGPT支付20美元时,为AI编程工具付费就变得正常了。
"AI让人们愿意为工具付费,"Aman观察到。"一旦有了ChatGPT,人们开始付费,现在为AI工具付费已经成为常态。"
## 竞争护城河:数据和分发的重要性
### 当前优势
Aman坦率地承认,Cursor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长期护城河,但他们有一些优势:
1. **分发优势**:相对于除Copilot之外的其他所有人
2. **数据优势**:虽然还不是护城河,因为Copilot有更多用户
### 未来的粘性策略
长期来看,Cursor计划通过以下方式建立粘性:
- **代码库专业化**:为大公司的数千名开发者提供专门针对其代码库的模型
- **企业数据利用**:使用企业内部的编辑数据来改进其专用模型
- **增强效应**:公司使用Cursor越多,Cursor就变得越好
## 未来愿景:重新定义编程的本质
### AI同事 vs AI工具
Aman对AI编程的未来有着独特的见解。他认为AI"同事"可能不是最终状态,而更倾向于即时、迭代的AI工具。
"我有真正的同事,他们是优秀的工程师,但在与他们交流想法时确实存在开销,"他解释道。"很多东西存在于你的头脑中,很难完全传达给他们。"
### 编程的未来形态
Aman预见编程将演变为更高层次的设计活动。以Notion为例,他认为未来的编程将更多地关注品味和设计决策,而不是具体的代码实现。
"很多时候,重要的是品味以及你如何设计Notion周围的一切——当你点击这个东西时会发生什么,这个东西如何反应。用足够的细节描述这些就是编程。"
### 开发者角色的演进
虽然一些编程工作可能会自动化,但Aman认为开发者不会消失,而是会演进:
- **简单应用**:从提示到代码的路径将适用于一些定义明确的项目
- **复杂系统**:高价值项目仍然需要具有品味和判断力的工程师
- **新型工程师**:未来的工程师可能会在更高层次上操作,塑造软件的发展方向
## 企业文化:好奇心驱动的创新
### 晚餐桌上的技术讨论
Cursor的企业文化围绕着对编程未来的共同热情。
"餐桌上的对话充满了关于未来的猜测——如果我们训练一个模型做这个,然后它以这种方式行动会怎样,"Aman描述道。"UI团队与模型团队交谈,思考未来可能的样子。每个人都非常兴奋,因为有太多酷的东西要构建和发明。"
### 持续的探索精神
这种好奇心文化推动了公司的快速创新:
- 团队不断问"下一个要构建的是什么?"
- 寻找"下一个杀手级功能"
- 相信有很多突破就在眼前,只是还没有被发现
## 发展阶段:仍在起步
当被问及Cursor完成了多少百分比时,Aman给出了一个谦逊的答案:"我认为我们可能超过了1%,但绝对少于10%。我会说是2%或3%。"
这个回答反映了团队对未来可能性的巨大兴奋,以及他们认为在AI编程工具领域仍有巨大创新空间的信念。
## 对创业者的建议
### 瞄准高天花板
对于其他AI应用创业者,Aman建议专注于"高天花板"的问题——那些远超出基础聊天机器人能力的复杂挑战。
"你不想做那些接近ChatGPT难度级别的事情,"他警告道。"对于编程来说,情况会有所不同。实验室可能会尝试构建软件工程代理,但我认为在很长时间内,你仍然需要真正的工程师。"
### 专注于人机协作
他特别强调了人机协作的重要性:"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使用这些工具的工程师将比AI同事更有生产力。"
## 结语
Cursor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创业的成功案例,更是对AI如何改变我们工作方式的深刻洞察。从MIT宿舍到1亿美元收入,这四位创始人展示了技术视野、执行能力和对用户需求深刻理解的完美结合。
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,Cursor正在重新定义编程的本质。他们的愿景不是替代程序员,而是让编程变得更加直观、高效和创造性。在这个AI驱动的新时代,Cursor的经验为其他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:专注于真正的用户需求,快速迭代,并始终保持对未来可能性的好奇心。
正如Aman所说,他们只是完成了2-3%的工作。这意味着编程的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性等待探索,而Cursor正站在这场革命的最前沿。
## 引用来源
[Cursor Co-Founder Aman Sanger on the Journey from 0-$100M in 12 Months & the Future of Programming]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XBQEdtXjlho)